《汉语大词典》的诞生
1994年4月,国家重大出版工程《汉语大词典》13卷本的最后一卷终于出版问世。《大词典》经历了风雨十八年,共收录2万多个单字,34万多条复词,2.3万多条成语和51万多项字、词解释,54万字,配有插图200多幅,是前所未有的特大型词典。是目前收词量最大、最权威的汉语数据库。《大词典》全面提供有关汉字形、音、义、源、用法等知识则汉语学习、汉语研究、语文教学、文字创作的最佳辅助工具。
早在1975年9月,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经过国务院总理周恩来、副总理邓小平批准,列入国家重点出版规划。由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上海后来加上福建五省一市共同协作编写,编纂处设在上海。先后有1000多人参加编纂工作。
1978年,中共上海市委决定聘请著名语言学家、出版家罗竹风担任主编。他一上任,立即邀请了14位国内语言学界一流学者专家作学术顾问,以吕叔湘为首席学术顾问。编纂过程中,动员了几千人,从一万多图书中收词,编制卡片880万张,从中精选出200万张卡片作为立目、释义、举例的依据,因而可以做到书证宏富,因而受到读者欢迎。1989年,日本皇太子明仁继位,改年号为平成。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、2卷内就收录有关平成的6个条目,不重复的引例有14条,而在日本出版的《大汉和辞典》内仅收地平天成一条,引书只有一证一条。又如成语塞翁失马,源于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,大词典内搜集这一典故的11种变式,26例书证,这些书证选自北周、唐、宋直到现代鲁迅、巴金的作品。源流之清晰,材料之翔实,是其他辞书无法与之相比的。
57ti
EmoticonEmoticon